兩會熱點:養老,養老,還是養老!
? ? ? ?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養老問題依然成為了代表、委員討論的焦點,多家媒體在統計兩會關注度前十關鍵詞時,都出現了養老相關的話題。就連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會上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養老”二字也仍然保持著較高的出現頻率,全文共提及8次。另外,報告還特別提到了“醫養結合”這一新方向。在業內看來,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養老的內容不難看出,政府除了愈發重視養老相關政策的實施效果外,也在加速向養老產業拋出一系列“福利包”和新方向,為這一夕陽下的朝陽產業迅速壯大鋪路。
? ? ? ?兩會期間,多位來自不同行業的全國政協委員也不約而同將焦點對準“養老”,并已準備好相關提案。“養老服務看起來和我所從事的工作沒直接關系,但我們也不得不關注,因為我們自己也在慢慢變老。”
![圖片1.jpg 圖片1.jpg]()
1 全國政協委員徐曉蘭:
利用大數據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
? ? ? ?許鞍華導演的電影《桃姐》里,侍候了李家數十年的老傭人“桃姐”,在一次中風之后被劉德華飾演的“少爺”送進了老人院。如今,在我們身邊,有2億多這樣的“桃姐”。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2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應當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技術促進居家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在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中,收集、分析和解決大量分散居住老年人群的養老需求是重要基礎。”
? ? ? ?在《關于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技術促進居家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提案》中,徐曉蘭用大數據翔實分析了我國“未富先老”的銀發潮現象。
? ? ? ?民政部《2014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為21242萬人,占總人口的百分比已上升至15.5%,并且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到2050年,根據聯合國預測,“桃姐”占比將升至36.5%達4億多人,然后將長期保持在4億左右,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上下。
? ? ? ?電影里“桃姐”的養老方式,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三種養老模式中的一種:即機構養老。其他兩種分別為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目前在中國,這三種養老模式分布占比約為3%、96%和1%,居家養老占絕對主流。
? ? ? ?徐曉蘭分析認為,中國“桃姐”們大多選擇居家養老,一方面與養兒防老的傳統習俗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國的養老資源供給相對短缺。
? ? ? ?在她看來,目前的居家養老業問題多多。信息化程度低,缺乏合作交流平臺。雖然已有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涵蓋了護理、家政、救助、維修、配餐、心理關愛等領域,數量和規模不小,但是分布較為零散,質量參差不齊。同時這些服務機構相互之間的合作交流較少,各自為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
? ? ? “養老服務的公共數據共享困難是另一大難題。”徐曉蘭說。目前,國內有關部門在數據擁有和使用方面存在障礙,未能形成諸如周邊居住環境、醫療機構配比、社區活動中心數量及分布等老齡人群公共服務數據的互通和訪問。諸多“信息孤島”導致信息的不完整和重復投資建設,不利于居家養老服務業的統一高效發展。
? ? ? ?為了讓“桃姐”們享受到優質的居家養老服務,徐曉蘭建議,首先要建立國家老齡信息數據中心,開放養老服務方面的公共數據;其次是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相關的標準及規范,吸引社會力量和民間機構積極參與、共享共治,形成集技術、服務、監管于一體的綜合信息管理體系。
? ? ? ?“推廣、鼓勵使用家用智能健康終端也同樣重要。假如劉德華有了健康APP,就可以隨時查看‘桃姐’在家的飲食、作息、健康狀況。此外,基于數據分析,展開差異化服務與個性化定制也將成為未來居家養老產業的發展趨勢。”徐曉蘭說。
?
![blob.png blob.png]()
2 全國政協委員白鶴祥:
加大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力度
? ? ?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人行重慶營管部主任白鶴祥將提交《關于盤活社會閑置資源以市場化方式擴大養老服務供給的提案》,全國人大代表、人行杭州中支行長殷興山將提交《關于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支持養老金融發展的建議》。
? ? ? ?白鶴祥認為,以市場化方式擴大養老服務供給,提升服務質量,降低服務價格是解決我國日益嚴重的養老問題的必然方向。盤活社會閑置資源增加養老設施供給,不僅能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緩解養老市場供需矛盾,還有利于增加就業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 ? ? ?白鶴祥表示,如果通過市場化手段將部隊、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的閑置度假村、培訓中心、療養院所等設施閑置資產轉型為養老中心,不僅可以極大地避免公共資源浪費,節約相關財政資金支出,而且將增大養老服務供給,讓更多退休老人得以享受到專業的養老服務。
? ? ? ?“養老服務業涵蓋衣食住行、生活照料、醫療服務、健身娛樂等多個領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是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新增長點。閑置資源轉型成養老服務設施,必然涉及建筑、裝修、醫療器械、電器、電子設備、家居用品、日用化工等多個行業,將有效釋放社會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并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白鶴祥表示。
? ? ? ?白鶴祥強調,盤活社會閑置資源,所需資金可通過信貸支持、補助貼息和政府采購等多種形式,積極引導企業、公益慈善組織及其他社會力量加大投入,參與轉型養老服務設施的建設、運行和管理。政府方面,可安排財政性專項資金或各類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公益性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社會資本可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PPP等模式參與閑置資源轉型建設。金融機構可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改進對社會養老服務產業的金融服務。
3 上海全國政協委員吳幼英:
以制度設計替代"養兒防老"
? ? ? ?70周歲的上海全國政協委員吳幼英參加“兩會”,只準備了一份提案,主題是養老護理員的培養,“我母親102歲過世,生前被兒女們當老寶貝護著,一天都沒離開過人。可是,今后的老人們沒有這么多孩子,不大可能這樣了。養老要借助機構、社區甚至全社會的力量。
? ? ? ?到2014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人已占總人口的15.5%,四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的“四二一”家庭結構更使養老成為家庭、社會的一道難題。全國政協委員丁常云說,上海市獨生子女家庭約有305萬個,占全市家庭戶總數的60.2%;全市約有610萬獨生子女父母,占戶籍人口比例43%。自2013年開始,步入老齡階段的人口80%以上是獨生子女父母;2018年以后,每年將有24萬到34萬的獨生子女父母步入老年。
? ? ? ?“二孩”新政在中國高速老齡化的背景下出臺,它對人口結構產生影響尚需長久的等待。在此之前,中國社會必須承接住由萬千家庭向外溢出的養老需求。丁常云提出,必須通過建立新型社會化養老體系來破解這一難題。
? ? ? ?上海的老齡人口比例接近全國數據的兩倍(28.8%),建立社會養老體系的步伐也更為緊迫。自“十一五”開始,上海就照著“9073”格局引導和規劃居家、社區、機構三個層面的養老資源配置。占據90%比重的居家養老,并不是說全由子女和家庭自行照料,而是由政府、社會在力所能及的地方提供支持,比如針對老人提供老年津貼、志愿服務、居室改造,針對家屬提供喘息服務、“護老者”培訓等。
? ? ? ?不過,目前90%的居家養老和7%的社區養老邊界日漸模糊,廣大老年家庭需要社區多方位的支持,落地在社區的養老資源通常也會盡力向家庭輻射。比如上海進行醫養結合布局時,把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位成支撐平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要服務轄區的簽約老人,中心還要幫轄區養老機構對接醫療服務,不論是中心本身還是其他醫療機構的資源。
?
![圖片3.png 圖片3.png]()
4 四川全國政協委員:
關注老齡農民工安身養老
? ? ? ?有一個群體,他們面臨著“是市民還是農民”的身份尷尬,“留在城鎮還是鄉村”的歸屬尷尬。全國兩會上,多位四川全國政協委員認為,改革開放后較早離鄉出來的一代農民,如今不少已奔60歲,就業競爭力正逐漸喪失,必須關注他們的未來安身養老之路。
? ? ? ?梁偉華委員說,作為城鄉二元結構的邊緣群體,農民工養老處于一種尷尬境地,城市無法為農民工養老,鄉村難以承載農民工養老。“據2015年省總工會對珠三角地區川籍農民工生存現狀的調查顯示,40.5%的川籍農民工沒有參加養老保險。”
? ? ? ?羅茂鄉委員說,目前我國農民工群體養老保險制度仍存在體系殘缺、權責模糊、待遇水平低、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困難等問題,致使相當數量的農民工群體游離于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之外。即便參加了城鎮養老保險,養老金賬戶雖然可以跨省流動,但是社會統籌部分不能帶走,這就意味著在發達地區就業的農民工,一旦回到經濟較為落后的家鄉,養老金收益就要打不少折扣。此外,農村的新農保待遇非常低。
? ? ? ?贍養也是個問題。朱家媛委員說,在她所聯系的貧困村,很多在外務工的年輕人因缺乏技術,收入很少,在城市務工的收入一般只能維持基本生活,贍養老人乏力。
? ? ? ?羅茂鄉委員認為,要提高養老保險統籌層次,加強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推進養老保險管理體制改革,制定落實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政策,使其由“碎片化”向“一體化”發展,真正破除地域壁壘,增強養老保險制度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
? ? ? ?劉建軍委員提出,精準扶貧工作要提前謀劃第一代老齡農民工逐步返鄉返貧帶來的貧困人口鎖定數和動態數的變化,按照“幾個一批”的思路分別施策脫貧。對尚有勞動力的第一代農民工,應提供技術培訓和鼓勵返鄉創業,或結合當地土地流轉和新農村建設項目,引導和鼓勵業主吸收其務工,發揮作用并增加收入。“在城鎮化背景下,創造條件讓更多農民工留在城市是根本之道。”梁偉華委員提出,要結合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鎮化建設,在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推進公租房供應制度改革等方面,向符合條件的第一代農民工進行政策傾斜。?